中国贸易顺差创30个月新高 专家呼吁采取措施缩小顺差

发布时间:2013-06-29 浏览量:918

海关总署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份中国贸易顺差达314.8亿美元,比6份增加92.1亿美元,创下自20092以来的新高。专家指出,在美欧债务矛盾迟迟悬而不决,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中国必须采取措施缩小贸易顺差,减少外汇储备。 

 海关数据显示,7份中国外贸出口规模刷新历史纪录,达到1751.3亿美元,单出口增速在经历四个的连续下滑后回升至20.4%。前7个,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已经突破2万亿美元。 

北京的外贸专家担心,美债信用评级下调、经济复苏乏力以及为应对当前危机而可能提前释放的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将使美元长期持续贬值,美元资产严重“缩水”。因此,继续扩大贸易顺差,增加外汇储备,显然是不明智之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部副部长赵晋平认为,7份产生巨额贸易顺差的主要原因是:出口基数大、增速反弹;国内市场和有效需求缩小引起进口增速总体回落;此外,世界经济前景悲观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产生向下拉动效果,使进口增长在金额上呈现下降趋势。 

据海关数据,7份,中国进口1436.4亿美元,增长22.9%。进口增幅比出口增幅仅高出2.5个百分点。 

赵晋平同时指出,中国现阶段存在的贸易顺差是内在市场供求关系和国际产业分工的客观反映。世界对中国在比较优势下生产的低价、优质的产品有大量需求,制造业在很长时间内依然是中国最重要的产业及培育第三产业的最重要依托。“贸易顺差的存在有其客观性和合理性”。 

“在当前的形势下,中国出口对经济的贡献必须体现在质量和效益上,而不是速度和规模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说。贸易顺差增大引发贸易摩擦,推高外汇储备。 

一直备受瞩目的由商务部、财政部、海关总署等多个部委联合召开的全国扩大进口工作会议尚未召开。据悉,在这个全国扩大进口工作会议上,减税等实质性推动进口扩大的细则将会正式出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中国需提高居民购买力,加大民生投入,扩大内需,为出口转内销带来市场,利用国内市场消化产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贸易顺差。 

“7份的外贸数据不足以说明贸易顺差会继续扩大。美欧债务危机、外部需求增长低迷,中国出口增长的空间受到一定限制。”赵晋平认为,2011中国全外贸顺差将与去持平。 

对于美债评级下调对中国外贸出口产生的影响,专家持不同意见。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认为,短期内市场会受到震荡并深度调整,长期看美国国家信用将受到冲击,美元中长期内贬值趋势已初步形成。因此,中国出口增速可能大幅下滑,出口企业未来几个将感受压力。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则认为,此次美债评级下降只是美国债务矛盾的表面化,是心理恐慌引起的市场动荡,不会蔓延到实体经济。美国股市大幅上涨也意味着美国当前对市场的协调能力和控制能力依然很强。因此,下半中国出口受此冲击的可能性不大。 

“中国出口的问题在于,在出口数量的快速扩张中忽略了品质和技术含量的提升。中国在发展初级阶段依然需要依靠传统出口产业。然而,正是在这些产业链上和普通的、传统的出口产业上,中国产品的科技含量太低。”谭雅玲说。 

亚洲开发银行在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国、印度等亚太新兴经济体对欧美等传统市场的出口可能会出现下降,但亚太区域内的贸易有较强的增长空间。

 海关数据显示,在与主要贸易伙伴双边贸易中,前7个,中欧双边贸易总值3186.1亿美元,增长21.1%。同期,中美双边贸易总值2454.9亿美元,增长18.5%。 

此外,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2020.9亿美元,增长25.5%。中国对东盟贸易逆差119.5亿美元,扩大57.3%。中日双边贸易总值为1912.9亿美元,增长18.3%。中国对日本贸易逆差294.5亿美元,减少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