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求放缓“泼冷”国际市场 贸易商忐忑去库存

发布时间:2015-03-10 浏览量:771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给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带来的冲击正逐步显现。

21日,生意社发布数据显示,5月中旬大宗商品供需指数(BCI)为-0.62,创内新低,其中铜、铝、铁矿石等多数大宗商品价位已回落至今年初水平。有媒体报道,由于需求下降,国内已经出现铁矿石客户要求推迟发货甚至违约的情况。

“我手里还没有出现违约的单子,不过现在钢厂确实效益不好,钢价旺季不旺,铁矿石、焦煤都是随用随买,需求比以前下降了很多。”22日,日照联邦贸易有限公司业务部经理牟宗胜在电话中告诉经济导报记者。

青岛一家做铜进口业务的贸易企业负责人张远也向导报记者表示,从二季度开始就没有接到新业务,“生产企业光库存原料都消化不完。”

接受导报记者采访的行业分析人士认为,由于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仍会持续一段时间,将导致商品价格持续下跌,大宗商品市场后市难言乐观。

此外,导报记者获悉,由于对市场误判,目前不少进口贸易商开始割肉抛货,损失惨重。“今年以来,我了解的十几家进出口贸易企业中,还没有一家盈利。”一名不愿具名的贸易企业负责人对导报记者说。

大宗商品之累

“现在的情况是,大家都不敢进货,都在观察情形。”牟宗胜表示,从4月份开始,铁矿石供大于求的状况变得非常明显,随之而来的就是铁矿石价格的一路走跌。

最新的“新华-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显示,截至21日,中国进口品位63.5%的铁矿石价格指数为138,下降8个单位;58%品位的铁矿石价格指数为116,下降9个单位。

与此同时,中国港口铁矿石库存(沿海25港)为9803万吨,较上一周期(8日-14日)增加21万吨,环比上升0.21%。

在牟宗胜看来,目前钢厂开工率不足,是造成铁矿石进口市场萎靡、库存大增的原因,与之同样受影响的还有煤炭进口。“现在钢材价格一直往下走,钢厂生产都是赔钱,所以企业在有意控制产量,必然会导致对煤炭和铁矿石需求的下降。”

实际上,不仅仅是铁矿石、煤炭出现上述情况,我国对铜、铝等其他原材料的需求也在下降。数据显示,上海保税仓库的铜库存目前水准为过去4月平均值30万吨的两倍,而且这一库存的下降速度非常慢。张远向导报记者表示,自己今年的进口量非常少,许多老客户表示没有需求,仍然在消化库存。

过剩的库存已经促使一些企业将铜拿到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去出售,此举进一步打压了LME指标合约的价格。数据显示,伦敦金属交易所3个期铜在过去两周内下跌9%,触及7625美元/吨的低点。市场分析人士开始担忧,其价格会跌至7500美元/吨,甚至引发恐慌性抛售。

数位接受采访的业内分析人士均把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低迷与我国经济增速今年以来的快速下滑相挂钩。数据显示,国内经济在一季度增长8.1%,是近3年来增速最慢的一个季度。电力消费量、铁路货物运输量以及银行放贷额等指标显示我国经济活力正在快速减弱。

“钢材价格下降主要是受到宏观经济增速下滑的影响,市场对钢材的需求减弱,同时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没有放松,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在兰格钢铁网信息研究中心主任侯志芸看来,受国内经济降速、产能过剩以及欧债危机等因素影响,国内钢铁行业短期内难以复苏,必然会波及到国际铁矿石行情,导致其价格进一步下滑。

而生意社总编、首席分析师刘心田认为,大宗商品位居制造业最上游,由于产业链存在“传导效应”,因此通过对大宗商品市场的观察,能提前一个监测到制造业经济的景气程度。其认为,现在并不是下调的终止,空方依然占据优势,大宗商品后市难言乐观。

贸易商日子难过

不景气的大宗商品市场,也令国内贸易企业承受的风险大增。

“价格波动大,风险很大,大家现在都在甩货。”牟宗胜如此评价现在的铁矿石市场。据了解,由于对今年的经济形势判断较为乐观,许多贸易企业大量进口原材料,使得库存量大增,而现实情况却是国内经济进一步下行,企业需求不旺,价格一降再降,亏损严重。

上述不愿具名的山东贸易商表示,今年以来,他所了解的进口贸易企业中,没有一家能够盈利。

市场分析人士表示,大宗商品价格下跌通常表明市场对其的需求萎缩,经济陷入困境,而由于产业链存在传导效应,所以5月中下旬,大宗商品价格如果不能企稳,宏观经济从6月开始或许会进入新一轮下行,而这也势必继续带来商品价格下滑的恶性循环。

“现在看,贸易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还是落后,只靠老板独自拍脑袋决策,甚至拿着大笔资金疯狂地以赌博投机的方式进行经营。这样,管理者即便了解品种、市场,但把握不了宏观经济,更不可能准确把握市场节奏。”山东万宝贸易有限公司风险控制部部长衣建国向导报记者表示,“这种经营模式,在如今市场变动更加频繁、剧烈的情况下,自然风险大增。”

衣建国认为,现在的贸易进口企业应该转变经营方式,对管理层精细划分,培养品种专家、市场专家、经济学家等专业性人才,靠团队共同科学分析,准确把握市场节奏以及品种走势,才能在防范风险基础上抓住机遇创收盈利。